shímiàn

识面


拼音shí miàn
注音ㄕˊ ㄇ一ㄢˋ

繁体識面

识面

词语解释

识面[ shí miàn ]

⒈  相见。见过面;熟识。犹世面。

引证解释

⒈  相见。

唐 韩愈 《答张彻》诗:“首敍始识面,次言后分形。”
宋 陆游 《赠应秀才》诗:“辱君雪里来叩门,自説辛勤求识面。”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河工奢侈之风》:“有为宾主数年,迄未识面者。”

⒉  见过面;熟识。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贄 居 忠州 十餘年,常闭门不出入,人无识面者。”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看着路傍,专望一识面之人经过此地,便是救星。”
茅盾 《虹》五:“从未有过一个仅仅识面的男子对她这样地关切,这样地热心,并且这样地努力想博她的欢心。”

⒊  犹世面。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呸!你这死不见识面的货。”

国语辞典

识面[ shì miàn ]

⒈  认识、见面。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原来孔融与太史慈,虽未识面,却晓得他是个英雄。」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〇》:「元普道:『老夫与贤母子在何处识面?实有遗忘,伏乞详示。』」

分字解释


※ "识面"的意思解释、识面是什么意思由奇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其实,博览群书,拓展宽阔的知识面,对于一个有作为的将军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方松林饱读诗书,知识面五花八门,且都是些真知灼见,完全被彪昭吸收了。

3.不读书不看报的人,知识面必然狭窄。

4.不读书不看报的人,知识面必然狭窄。

5.财政干部要树立“长、宽、高”的立体形象,要树得住、立得稳、站得直。所谓长,就是要有专长、特长;所谓宽,就是要有宽阔的知识面、宽大的眼界和宽广的胸怀;所谓高,就是要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很高的理论素养、很高的工作标准、很高的思想境界。

6.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

7.不管是工作间隙还是茶余饭后,玲玲总是手不释卷,所以她的知识面很广,知道的东西很多。

8.余老师知识面宽,文字表达得也不错,加上有备而来,经常是侃侃而谈,口吐珠玑。

9.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读书的益处很多,不仅能扩大人的知识面、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明真理,辨是非,对学生来说更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人应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0.使自己的知识面宽一些是必要的,但是切忌博者不知,弄得什么都懂得个皮毛,却又什么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