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gsāng

争桑


拼音zhēng sāng
注音ㄓㄥ ㄙㄤ

繁体爭桑

争桑

词语解释

争桑[ zhēng sāng ]

⒈  争夺桑树。《史记·吴太伯世家》:“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后用为边境不宁的典实。

⒉  泛指相争,不礼让。

引证解释

⒈  争夺桑树。 《史记·吴太伯世家》:“初, 楚 边邑 卑梁氏 之处女与 吴 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 吴 之边邑。

吴王 怒,故遂伐 楚,取两都而去。”
后用为边境不宁的典实。 《周书·杜杲传》:“陈国 息争桑之心,本朝弘灌瓜之义。张旃拭玉,脩好如初。”
唐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十二韵》:“风能行偃草,境静不争桑。”
黄人 《<清文汇>序》:“道 咸 两朝,争桑弄兵,四寓多故,男儿作健,志士苦心。”

⒉  泛指相争,不礼让。

宋 陆游 《书喜》诗之二:“俗美农夫知让畔,化行蚕妇不争桑。”

分字解释


※ "争桑"的意思解释、争桑是什么意思由奇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