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yǐng

毛颖


拼音máo yǐng
注音ㄇㄠˊ 一ㄥˇ

繁体毛穎

毛颖

词语解释

毛颖[ máo yǐng ]

⒈  毛笔的别称。因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以笔拟人,而得此称。

引证解释

⒈  毛笔的别称。因 唐 韩愈 作寓言《毛颖传》以笔拟人,而得此称。

宋 陈渊 《越州道中杂诗》之十二:“我行何所挟?万里一毛颖。”
金 庞铸 《冬夜直宿省中》诗:“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清 唐孙华 《笔床》诗:“毛颖秃时应避席,君苗烧后渐生埃。”

国语辞典

毛颖[ máo yǐng ]

⒈  颖,笔尖、笔端。毛颖指毛笔。唐韩愈有《毛颖传》。

《宣和画谱·卷二〇·墨竹》:「平居之时,无所嗜好,独左右图书与管城毛颖相周旋。」

分字解释


※ "毛颖"的意思解释、毛颖是什么意思由奇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若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愈撰碑以实之;李贺父名晋,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辨》,令举进士;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缪者。

2.在“讥戏不近人情”中,将毛笔拟人为管城子毛颖,并为他设计了“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三友,与毛颖“相推致,其出处必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