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láng

儿郎


拼音ér láng
注音ㄦˊ ㄌㄤˊ

繁体兒郎

儿郎

词语解释

儿郎[ ér láng ]

⒈  青年,小伙子。

youth;

⒉  儿子。

卖儿郎。

son;

⒊  对士兵的称呼。

城内兵马要点验,守城的儿郎听我言。——欧阳予倩《木兰从军》

soldier;

引证解释

⒈  青年,小伙子。

南朝 陈 徐陵 《乌栖曲》之一:“风流 荀令 好儿郎,偏能傅粉復熏香。”
唐 蒋防 《霍小玉传》:“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宋 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之四:“行人莫笑女麤丑,儿郎自与买银釵。”
清 吴伟业 《戏赠》诗之五:“玉釵仍整未销黄,笑看儿郎语太狂。”

⒉  对士兵的称呼。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忝与儿郎为主,不能守城池,忍遣儿郎颈犯白刃,吾不为也。”
宋 陆游 《凉州行》:“勑中墨色如未乾,君王心念儿郎寒。”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四折:“管杀的他众儿郎不能相借。”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八场:“城内兵马要点验,守城的儿郎听我言。”

⒊  儿子。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中国歌谣资料·河南民歌·卖儿郎》:“卖儿郎,卖儿郎,儿郎饥饿背后嚷,爹娘泪水肚里藏。”

国语辞典

儿郎[ ér láng ]

⒈  儿子。

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唐·元稹〈莺莺〉诗:「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闲教见小儿郎。」

⒉  青年男子。

南朝陈·徐陵〈乌栖曲〉二首之一:「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薰香。」
唐·蒋防《霍小玉传》:「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⒊  古人对士卒的称呼。

《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东下幕下,遣儿郎惯甲披衣,南北槽头,催战马盘缰坠蹬。」
《水浒传·第五五回》:「惯战儿郎,个个英雄如子路。」

分字解释


※ "儿郎"的意思解释、儿郎是什么意思由奇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我以好友的名义郑重的宣誓,我祈愿在马年来临之际,将我毕生的祝福,送给收到此短信的人,无论你是否将我放在心里,是否吊儿郎当置之不理,是否看过就删除了信息,都愿你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你可以不相信自己,但是你要相信你的好福气。新年快乐!

2.这其中定然有隐情,杨八斗虽然平时吊儿郎当,没个正形,可也不是什么都看不出来的蠢蛋呆瓜。

3.申总走出大皇庭,吃了一惊,这一层的酒吧走廊上,黑压压的挨挨挤挤全部是祁州儿郎。

4.可这地方低矮肮脏,女工们一个个吊儿郎当,一副老油子的样子.

5., 你们是钢铁的城墙,你们是和平的保障,你们是可敬的儿郎,你们是祖国的脊梁。八一建军节,让我们向军人兄弟道声:节日吉祥!

6., 可想而知,一套数百个动作的基础拳法,在这群冷家儿郎的手中可谓是东倒西歪,丢三落四,连锤炼己身的作用都还达不到,更别提一窥基础拳法的四个境界了。

7.每一个失魂落魄的现在,都有一个吊儿郎当的曾经,你所有的痛苦都是罪有应得。

8.虽然平时吊儿郎当,但是爱财如命的他,在财势的诱迫下,只有点头表示同意。

9.每一次前推,都能将对面的红巾军儿郎推得踉踉跄跄,脚步难稳,阵形也乱得百孔千疮。

10.汗流浃背不觉累,饥肠辘辘细思量,有心吃碗牛肉面,不如省下给儿郎。父辈勤俭持家业,才有我辈今日福。世界节俭日,将我们最诚挚的祝福送给我们的父辈,真诚的说一声:“父亲你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