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

二气


拼音èr qì
注音ㄦˋ ㄑ一ˋ

繁体二氣

二气

词语解释

二气[ èr qì ]

⒈  指阴、阳。二节气。

引证解释

⒈  指阴、阳。

《易·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天地尊位,二气合而万物生;日月并明,四时敍而百度正。”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

⒉  二节气。

《宋书·律历志下》:“冲之 曰:‘《四分志》,立冬中影长一丈,立春中影九尺六寸。寻冬至去南极,日晷最长,二气去至,日数既同,则中影应等,而前长后短,顿差四寸,此历景冬至后天之验也。’”

国语辞典

二气[ èr qì ]

⒈  阴气和阳气。

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一〉:「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⒉  气不协调。

《淮南子·说山》:「天二气则成虹,地二气则泄藏,人二气则成病。」

分字解释


※ "二气"的意思解释、二气是什么意思由奇书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李白应邀游山,远眺九峰如天赐九莲,触景生情,诗赞"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引来了历代文人雅士,于是"九华名遂闻于天下"。

2.刚刚升起了希望又迎来了绝望,燕通玄急的双眼通红,这时周鹏又说道“本侯曾经拜一高人为师,在拜师时得一宝物,内有先天阴阳二气,可为你炼化体内本源果。

3.黄、青、蓝、红、棕五色波纹一圈套一圈,圆润滑转,满而不溢,正是太极两仪,五色纠缠之下化为黑白二气,乃是阴阳初成。

4.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多次重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遂与友人和唱《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5., 天地之气不外阴阳五行之气,远古之时,阴阳二气妙会而凝,阳气极盛,为三阳开泰之大好时机!因此,此时之人拥天地沌阳朴气,性情淳朴,不知虚诈为何物。

6., 他一贯严格要求我们,从小要求我们不要特殊,不要娇骄二气,不要翘尾巴,不要自以为是。

7.感应到了周文博识海内的变化,一直环绕在外围的紫青二气迅速撤离出去。

8.此二气者,清者冉冉上升成为天,浊者悠悠下落成为地,是为洪荒大陆以后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