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dìng

制订


拼音zhì dìng
注音ㄓˋ ㄉ一ㄥˋ

繁体制訂
词性动词


制订

词语解释

制订[ zhì dìng ]

⒈  制定;拟订。

引证解释

⒈  制定;拟订。

魏巍 《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在他的心里,应该给自己制订出一部宪法,应该给自己树立起一条明朗有力的生活的律条。”
邓小平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

国语辞典

制订[ zhì dìng ]

⒈  制作、订立。

如:「为配合人口结构的改变,政府正著手制订有关老年人福利的政策与法令。」

分字解释


※ "制订"的意思解释、制订是什么意思由奇书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制订计划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思想保守,也不能脱离实际。

2.大网站在搜索引擎这个独立王国里,因为触犯搜索引擎制订的天条,也曾经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3.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孟德斯鸠

4.校长既是政策的制订者,也是政策执行者,还是政策的谘询者和评价者。

5.一百十一、所以,我们辨别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否提高,有没有制订和实施惩治、预防腐败官员的法律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6.在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开展自评、专家论证、反馈结果、制订方案的方法步骤开展了临床学科评估。

7., 永远得不到安宁,永远得不到满足,老是追求着永远得不到的东西,情节、计划、忧虑和烦恼永远萦绕在脑际——不管这是多么离奇,有一点是明白无误的:那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一个人就是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去制订人生计划的!

8.同学们读书,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个长远计划。

9.为了改变现状,他苦心孤诣地制订了这个计划。

10.6月26日至27日,由交通部人劳司组织、厅人事处牵头筹办的公路劳动定员标准制订筹备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