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udào

偷盗


拼音tōu dào
注音ㄊㄡ ㄉㄠˋ

繁体偷盜
词性动词


偷盗

词语解释

偷盗[ tōu dào ]

⒈  见“偷 1 ”

pilfer; steal; make away with;

⒉  偷窃;盗窃。

大理石被偷盗,所剩无几。
产生偷盗念头的思想过程。

pillage;

引证解释

⒈  偷东西。

《孔子家语·五刑解》:“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此人勤谨老实,又不懒惰,又不偷盗,我家甚是少他不的。”
周立波 《山乡巨变》六:“拿自己的东西也算偷盗,世界上有这个理吗?”

⒉  指小偷。

《汉书·张敞传》:“长安 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

国语辞典

偷盗[ tōu dào ]

⒈  偷窃盗取。

如:「他利用职务之便偷盗公物,已被移送法办。」

分字解释


※ "偷盗"的意思解释、偷盗是什么意思由奇书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小狈不仅有趣,而且能干。它还是看家的能手呢!夜里只要我家及附近一有动静,它就会“汪汪汪”地叫个不停,使小偷不敢靠近。所以,我家从来没有发生过被偷盗的事情。

2.你根本查也不查想也不想,一句完全凭空猜测的偷盗令旗别有用心,就要武断地定人生死,实在是草菅人命。

3.专案组经过反复调查取证,这起偷盗案终于水落石出了。

4.荣誉这东西,不会给一个偷盗它,但配不上它的人带来愉快,它只有在一个配得上它的人的心里才会引起不断的颤动。

5.专案组经过反复调查取证,这起偷盗案终于水落石出了。

6.荣誉这东西,不会给一个偷盗它,但配不上它的人带来愉快;它只有在一个配得上他的人的心里才会引起不断的颤动。果戈理

7.你根本查也不查想也不想,一句完全凭空猜测的偷盗令旗别有用心,就要武断地定人生死,实在是草菅人命。

8.任何违反道德前提的行为也是一种损害经济的行为——即使人们“没有看到”这种损害。国家保护主义和国家再分配立足在下述决策之上,即侵害财产所有者或强行其屈服,而毋须从那些财产所有者干下的不正当行为为理由来为此辩解。从原则上讲,国家的所作所为正是它本应惩罚的私人偷盗行为。巴斯夏

9., 当宋某得知因为他们的偷盗行为导致一位淳朴的老人含恨而死,心生忏悔之意,要求民警将其押往刘爹爹的坟前谢罪。

10.二百零九、人物可能衣不遮体,食不裹腹,他要么是个奴隶,要么是个罪犯,他不去偷盗或者卖身就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