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牛之虻的成语故事


搏牛之虻

拼音bó niú zhī méng

基本解释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暂未找到成语搏牛之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搏牛之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炉火纯青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绝长续短 《战国策 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怪诞不经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原序》:“有如《西游》一记,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
石枯松老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反复无常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五花大绑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姹紫嫣红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