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辨劳薪的成语故事


食辨劳薪

拼音shí biàn láo xīn

基本解释形容见识卓越。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


食辨劳薪的典故

晋朝时期,荀勖曾经跟随晋武帝外出,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到处找不到柴火做饭,厨师只好把带去的旧车的车脚卸下烧火做饭。席间,荀勖对晋武帝说:“这饭是用腐朽的木柴烧出来的。”晋武帝不信,派人去询问,情况果然如此。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食辨劳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刚正不阿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辙鲋之急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篇》:“车辙中有鲋鱼焉,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命中注定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拂袖而去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年少无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指天誓日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公才公望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水中捞月 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