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秋登兰山寄张五》翻译及注释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译文: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注释: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北:一作“此”。隐者:指张五。相望:互相遥望。试:一作“始”。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

译文: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注释:“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译文: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注释: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一作“清境”。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译文: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注释:归村人:一作“村人归”。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译文: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注释:荠:荠菜。洲:又作“舟”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注释: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孟浩然简介

唐代·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 孟浩然的诗(28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