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悲陈陶》翻译及注释

唐代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译文:十月里西北十郡那些良家子弟,鲜血流成了陈陶斜的泽国水乡。

注释: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译文:原野空旷苍天清远停息了战声,四万义军在同一天理慷慨阵亡。

注释:旷:一作“广”。清:一作“晴”。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译文:那些胡寇归来时箭上还在滴血,仍然高唱胡歌狂饮在长安市上。

注释:群胡:指安史叛军。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血:一作“雪”。仍唱:一作“捻箭”。都市:指长安街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译文:京都百姓转头往北方痛哭流涕,日夜盼望官军早来到退敌安邦。

注释: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都人:长安的人民。回面:转过脸。“日夜”句:一作“前后官军苦如此”。官军:旧称政府的军队。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