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自诒伊戚自诒伊戚的意思

自诒伊戚



自诒伊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左传 宣公二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例子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昊天寺在幽州,与萧后接壤境界,倘辽人知之,发兵劫驾,岂非自诒伊戚。”


基础信息

拼音zì yí yī qī

注音ㄗˋ 一ˊ 一 ㄑ一

繁体自詒伊戚

感情自诒伊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寻烦恼。

近义词自贻伊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自诒伊戚的意思解释、自诒伊戚是什么意思由奇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衣锦褧衣 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比喻不炫耀于人。
有两下子 比喻有点本领。
悬而未决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隔靴搔痒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妇人醇酒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寸步不离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斗唇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时易世变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算尽锱铢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取而代之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挖空心思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诈奸不及 犹言十分奸诈。
生拉硬扯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公子哥儿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卑鄙龌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足不出门 同“足不出户”。
是非曲直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孤注一掷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过五关斩六将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牛星织女 即牛郎织女。
持之以恒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入文出武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鲜为人知 鲜: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报雠雪恨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