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ó

大锣


拼音dà luó
注音ㄉㄚˋ ㄌㄨㄛˊ

繁体大鑼

大锣

词语解释

大锣[ dà luó ]

⒈  打击乐器。铜制。体圆面平,用蒙布的木槌击奏。常用于戏曲伴奏及民间吹打乐。京剧所用者形体较小,发音高亢,有“京锣”之称。欧洲的大锣由东方传去,1791年法国作曲家戈赛克始用之于管弦乐中。

引证解释

⒈  打击乐器。铜制。体圆面平,用蒙布的木槌击奏。常用于戏曲伴奏及民间吹打乐。京剧所用者形体较小,发音高亢,有“京锣”之称。 欧洲 的大锣由东方传去,1791年 法国 作曲家 戈赛克 始用之于管弦乐中。

国语辞典

大锣[ dà luó ]

⒈  乐器名。属打击乐器。直径约一百公分左右。铜制,体圆扁平,有边,边穿小孔以系绳。演奏时用蒙布的木槌敲击。用於戏曲伴奏,或与民间乐器合奏。

分字解释


※ "大锣"的意思解释、大锣是什么意思由奇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伴奏乐器以胡琴(盖板)为主,伴以唢呐、笛子、树叶琴及传统的打击乐器,在60年代还保留有民间古老的大锣大鼓,后改用川戏锣鼓代替。

2.正当人声鼎沸之时,台面右侧军士对着红心大锣猛地一敲,高声喊道,“太子李若风上席!城主李豫,郡主陈夫人,君安大都督黄易上席!”。

3., 而用来伴奏的,也是大锣、小锣、马锣、大钵,一色的川剧家什。

4.这种触目惊心是大锣大鼓的影响,而不是使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动。